收藏本站( Ctrl+D )

第六十七章 君莫停(1 / 2)

“叶通判你别急,我念诗念得口干舌燥,你记得在上面准备好茶点,等我前去。”

宁无恙叮咛一句,清了清嗓子,以示对这首诗的尊敬。

“《望岳》。”

仅仅两个字,全场学子倒吸一口凉气。

距离上一首《黄鹤楼》才过去不足半盏茶的工夫,宁无恙竟真的又作出一首贴题的诗。

真猛!

太他娘的猛了!

也不知道这首诗能否超越上一首?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话到此处,宁无恙的手从指着题目,挪到了头顶处,指着四层楼的位置,霸气宣言。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宁无恙的声音在潇湘馆里回荡。

学子们激动得面色涨红,握紧拳头,全部虎视眈眈地盯着那四层楼。

而当看到叶昌隆在上面的时候,心里想要俯瞰群山的那股豪情壮志更添一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周静娴若非手里拎着香水,定要现在就上四层楼。

把周安揪下来,让他睁大眼睛瞧瞧,眼前的宁无恙究竟是何等大志,那叶家又是如何龌龊。

她深吸一口气,高喝一声:“彩!”

“好诗!”

“极彩!”

一时间,潇湘馆里回过味来的学子们,叫好声犹如那层层白云般随声浪越发激荡,声声不息。

周安心中一震,待他回过神来,才意识到,自己竟不知在何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好诗。

但……

周安看向大出风头的宁无恙,再看吓得脸色发白的叶昌隆,后槽牙险些咬碎。

再好的诗,若不能用他所用的话,便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徐先生,你也曾上过泰山,写过泰山的诗篇,本侯每每读起,都为那神奇秀美的泰山之景而倾心,却不料,今日听到宁公子的诗,方知泰山之高,景色绝世。”

周安挑不出刺来,干脆挑事。

他故意说得极大声,让馆内外所有人都听见。

效果十分显著。

很快,便有学子们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

“徐诗王写了几首关于泰山的诗,也不及宁诗仙这一首。”

“人中之王和诗中之仙能比吗?”

“既然不能比,为何徐诗王坐在四层楼当评审,宁诗仙却要答题登楼?”

宁无恙听到一些学子开始拿他与徐几道比较,知道这是周安想祸水东引,转移他与叶家的矛盾,指不定还打着逼徐几道下来,和他比试一番,额外增加他难度的主意。

这种阴险的小伎俩既然被他看破了,能给周安作妖的机会?

“第三首,我选了‘黄河’这个题目。”

宁无恙一句话,直接平息了大家的议论声。

有了前车之鉴,这回谁也想到了,宁无恙方才那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虽是写登楼,但其中还是包含了黄河。

第一首《黄鹤楼》时,便是超越之作。

此时再来一首。

众人倒不觉得反常,同样也没有了震惊。

仿佛连期待感也少了许多。

就连楼上的周安与叶通判,经历了刚才自打耳光的事情后,全部没有再提出什么“超越前作”这种要求。

宁无恙已经证实他便是名副其实的诗仙。

在这种情况下,若宁无恙敷衍一首,便是愧对诗仙这个称号。

周安与叶通判不想出声,再刺激宁无恙。

巴不得宁无恙自己降低对自己的要求,随便作一首诗贻笑大方。

若是不能。

已经作出两首可以流传甚广,甚至那首足以流传千古的《望岳》的宁无恙,登上三层楼,已是势不可当。

宁无恙自然看得出来,大家对于他的第三首诗,不像前面两首那般,有所期待。

只不过,这首诗才是他心目中今日诗篇的压轴大作。

“这首诗是送给静娴郡主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