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四合院:家有三小只> 402.第401章 向大哥,二哥看齐

402.第401章 向大哥,二哥看齐(2 / 2)

“坐炕头上就可以。”

徐爱国说完,立马意识到自个媳妇话的含义,把电视机抱起,放到炕头上。

只是电视机仍是没出画面,就是满屏的雪点子,呲呲呲的噪音倒是响个不停。

刘爱倩低头看了一眼戴在手腕处的京牌腕表,摇头道:

“嗐,这个点啥电视机收到信号也啥都看不着,得在固定时间段打开才出人影呢。”

爷爷叼着烟杆子,嘬着烟道:“这玩意不行啊,里头要是能出人影儿,那不是跟看皮影差不多?小庆,这电视机买个得多少钱?”

徐庆一边让儿子别乱摸电视机的屏幕,一边道:“爷爷,买这么一台得三四百。”

“这么贵?”爷爷一脸惊讶,“你二爸一年不吃不喝,跟着生产队在地里忙个三四年也不见得能挣下三四百,这破玩意简直就是抢钱,以前的地主都没它黑,赶紧退了!”

徐庆苦笑道:“爷爷,这是人家爱倩父母陪嫁给爱倩和爱国的,我哪能拿去推掉。”

两位老人这会儿才回过神,想起他们一直没问孙媳妇爱倩父母是干啥的,便朝爱倩道:

“孙媳妇,你爸妈干啥的?”

刘爱倩抬手撩了一下乌黑的秀发道:“爷爷,奶奶,我妈在单位上班,我爸一辈子都当兵,现在是师.长。”

爷爷依旧嘬着烟杆抽烟,听见孙媳妇爱倩的话,一脸茫然,朝徐庆问道:

“小庆,师长是啥兵?烧火做饭的?”

徐庆知道自个爷爷不了解当兵的官衔级别,笑着道:

“爷爷,师.长是当官的,打个比方说,就跟咱们公社書記一样,手底下管着咱们整个乡镇所有人。”

“哦,原来是当兵的公社書記啊,挺好!”爷爷抽着烟,算是明白了一点。

徐庆笑了笑,没再解释。

毕竟爷爷很少进城,对于很多事情,三言两语并不能一下给说清楚。

而刘爱倩也没在意,不过倒是觉着这个说法挺新鲜的,抿着嘴站在爱国身边,一个劲地偷笑。

转眼到了大年三十,大院里零星地飘了一会儿雪,便没了动静。

而从早上八点开始,大院众人就忙活了起来,写春联,贴春联。

爷爷奶奶留在城里过年,徐庆跟弟弟妹妹和媳妇都很高兴。

一早,徐庆将自家的春联写好后,就帮同住在后院的许大茂家和老太太家写。

而刘海中这位后院管事大爷,硬着头皮,拿了两包大前门,他自个是不好意思求徐庆帮忙,就打发二大妈求徐庆和静红帮他家写一下。

徐庆本不打算给写,可架不住二大妈绕着他,在屋里说个不停。

再者,爷爷跟奶奶时隔多年再次进城过年,见二大妈这个小辈撵上门求自个孙子,两位老人心善,就让徐庆看着给写一下。

过年了嘛,图个吉利也好,

徐庆便只好应了下来,写了春联,让三弟丰铭给送过去。

爱国和爱倩一早在他们自个住的小院那边忙完后,俩人骑车过来,帮着大哥大嫂在家里和院里跑前跑后的忙着。

院里这些年下来,有嫁出去的人,也有嫁进来的人,算的上是人丁兴旺。

前院阎埠贵的二儿子阎解放跟三儿子阎解旷也回来了,带着各自媳妇和儿女,在前院里帮着三大爷跟三大妈里里外外忙个不停。

中院没添人,除了前些年嫁出去的雨水一早回来了一趟,看望了她大哥傻柱后,吃了顿中饭就又走了。

而刘海中,大儿子没回来,二儿子也没回来。

只有留在身边的小儿子光福跟儿媳妇俩人。

刘海中瞧瞧徐庆一大家子人,再看看前院阎埠贵家的三个小子,一点过年的高兴头儿都没。

明明是一家人阖家团圆的日子,这倒好,就只有小儿子两口在身边,二大爷跟二大妈心里甭提多难受,但无法对人倾诉,只能暗自伤神。

可不管如何,到了除夕晚上,大院各家屋里都是灯火通明,饭香四溢。

新春的钟声一敲响,漆黑的院里,鞭炮声便响个不停。

转眼开春后,天气逐渐开始暖和起来,爷爷跟奶奶被爱国接去了小院那边住。

小院安静些,没大院人多,也不吵闹,两位老人在小院的的空地上能简单地种点菜,找个事情干,不至于呆在城里闲的发慌。

周末了,爱国和爱倩就带他们来大院这边,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一天,或全都去外面玩一天。

两位老人多次进城,可始终都还没将整个四九城好玩好看的地方,走遍、看遍。

前几年前,他们倒是在城里也呆了大半年时间,可那会儿,徐庆和爱国每天上班,晓雅和丰铭都在上学,平时住校,周末才能回来一趟。

两位老人一到周末,就盼着孙子跟孙女放学回家见一面,哪有心情去外面转悠。

现在好了,徐庆和弟弟妹妹都上了班,徐鸿志才上小学,周末没啥事,一家人结伴上北海公园,故宫,天安门,长城.哪都能玩。

四九城的公车和汽车越来越多,上哪也都方便。

然而,六月左右的时候,刘爱倩的肚子越来越大,班都没法上了,只能在家养胎待产。

两位老人住在小院,每天除了照顾那块小菜园子,就是陪着孙媳妇在屋里聊天,偶尔一块去胡同不远处的牛大爷住的大院里坐会儿。

刚七月初,徐鸿志所在的红星小学放了暑假,小家伙便每天就往二叔小院这边跑,带着一顶小軍.帽,挎着绣有一颗大红星的书包,里面放俩罐头瓶子,带着于莉的闺女,在小院一呆就是一天,有时晚上都不回去,不是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看电视,就是蹲在太爷爷开辟的菜园子里抓蟋蟀。

而马静红,因为跟爱倩相差了两个月,不过也挺着个大肚子,时不时得过来拧着淘气的儿子耳朵,让小家伙赶紧带于莉闺女回自家大院去,免得吵着弟媳妇爱倩。

与此同时,徐丰铭见大嫂跟二嫂都快临盆了,跟对象唐秀娟一合计,决定把结婚从原定的立秋之后,提前到七月中旬,赶在二嫂子爱倩生孩子之前,不然到时候两个嫂子相继坐月子,他们结婚,大院必定来很多人,生怕人太多,影响到大嫂跟二嫂。

徐庆坐在屋里的桌子前,抽着烟道:

“丰铭,你跟秀娟想好了?”

徐爱国在一旁没说话,目光却看向三弟。

徐丰铭嘿笑道:“我得向大哥,二哥你们看齐不是,你们都结婚了,我也不能一直拖着,早一点晚一点秀娟父母不介意,我跟秀娟其实也想早点住一起。”

徐爱国见三弟这么说,扭头看向二弟爱国,想听听他的想法。

徐爱国道:“大哥,我觉得三弟考虑的挺周全,我媳妇快生了,预产期差不多是八月中旬,丰铭提前一个月结婚,我丈母娘过几天来我家,说想接爱倩回她那边住几天,正好我也能腾出手帮着您一块操持三弟的婚事。”

徐庆闻言,把挂在墙上的日历放到桌子上,兄弟三人商量着选出一个即是周末又十分吉利的好日子,将婚期订了下来。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