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满唐华彩> 第431章 南下剿贼

第431章 南下剿贼(2 / 2)

“噗通。”

随着叛军被杀败,唐军迅速占领了河上的浮桥。

“快!渡河!”

作为先锋赶到的是平原将领刁万岁,翻身下马之后,用力搓了一把满是泥巴的脸,喊道:“让颜太守先过河!”

“将士们先过。”

颜杲卿焦急地回望着,等后续兵马相继赶来,直到看到了薛白的旗帜,当即迎了过去。

“可还顺利?死伤多少?剩下的粮草带来了?”

“比预料中顺利。”薛白往雨中回望了一眼,道:“史思明押了更多的兵马去北边,李择交竟还未回来。”

“为何?”

“许是我们没自己想象中的重要。”薛白道:“许是朝廷已公布了河北招讨师的任命。”

颜杲卿忧愁不已,连忙招过刁万岁,道:“速领兵救李择交,尽可能带回北海郡的将士。”

依他们的计划,贺兰进明欲弃他们而逃,可以将其抛下,但北海郡兵却是要让李择交带回来的。

“刁将军再去来不及了。”薛白道:“我已命姜亥断后,尽可能救援李择交。”

“他们还能突围?”

“会在能自保的情况下尽全力。”薛白道:“三郡兵马互不统属太过不便,突围之后,重新整编如何?”

“依你便是。”

~~

此时逃窜的北海郡兵处境并不好,因叛军的包围封堵,他们无法进入城池。李择交借着王难得击穿了西面叛军的机会,带着他们从西边绕过了城池,向南逃。

但因为与主力隔得太远,他们奔了三十余里之后,在傍晚时分还是被包围住了。

“太守?!”

大雨中,马相如用力擦了一把脸,瞪大了眼睛,努力寻找着贺兰进明兄弟。

“你们可看到太守嘞?!”

前方,李择交掉转马头回来,挤过人群一把拉过他的缰绳,叱道:“还在犯什么糊涂?!还不指挥士卒随我突围?!”

“我的太守……”

“贺兰太守让你们跟着我!是官重要还是胜败重要?把伱的兄弟带上,随我走!”

马相如愣了愣,再次回头看了一眼,雨幕中根本找不到贺兰进明。

“随我走!”李择交再次喊道,这是他最后的试探,若是马相如还不下决心,他便要杀了马相如夺权。

“中!”

马相如很快有了主意。

“兄弟们莫乱,听好了,薛太守已经突围了,在前方夺了浮桥,我们去与他汇合!”

“喊起来!跟上我腚锤子!”

“随将军杀嘞!”

他之前没得到贺兰进明的命令,一直魂不守舍的,此时才终于打起精神来,挥动大旗,敲响战鼓,并且让士卒们大声喊杀,好在大雨中确认他的方位。之后,挺起长槊就向前杀去。

“杀嘞!”

如此,北海郡兵便知道了他们将领所在的位置,吆喝着随着他的方向冲杀。

这种天气中,能见度太低,而围剿要调动更多的兵力、有更多的指挥,十分不利。很快,叛军的包围圈就出现了松动。

而此时,南面也响起了喊杀声。

“王师在此!北海郡的袍泽这边走!”

马相如瞪眼看去,于雨幕中看到了姜亥的大旗,不由大为兴奋。

“姜将军够攒劲!”

他暂时忘了贺兰进明,一踢马腹,奔向了姜亥。

至于阻拦在他们之间的一点叛军,很快便被他的武器与盔甲撞开了。

“突围!突围!”

混乱的局面中,贺兰进明一直被挟持着,可他们在包围圈中破出的口还很小,前方很快就出现了叛军。

“嗖。”

因贺兰进明的金色盔甲引起了叛军的注意,一支利箭顿时射中了他的马匹,伴随着“咴”的马嘶,他摔倒在地,当即受伤不小。

“阿兄!”

贺兰至嘉迅速勒住缰绳,下马扑向贺兰进明。

此举惹怒了挟持他的骑兵,一矛便搠在他腿弯处。

“还敢逃?!”

贺兰至嘉不理,打了个滚,在马腹下爬向贺兰进明,喊道:“阿兄,他们要害你,降了吧!”

因此,他又挨了一矛。

“太守!”

“保护太守!”

终于有北海军的将领留意到他,连忙赶上前相救。他们挤上前,勒住战马,不让马踩住这对兄弟。

如此一来,平原郡的精兵没机会再挟持他们,干脆策马逃离。

局面很混乱,这动静吸引了更多忠心耿耿的北海郡兵,以及叛军,双方纷纷涌来,近身肉博。大雨中旁人不知发生了什么,涌出包围圈,向南逃窜而去。

“二郎!”

贺兰进明从满是血泊的泥土里爬了起来,抱起贺兰至嘉,道:“走。”

“阿兄,你不能死,降了吧。”

“不,我们世代忠臣,断可不降贼……我们的家业在京兆府。”

“阿兄的性命……比什么都重要。”

贺兰至嘉已是气若游丝,但想到今日被李择交陷害,呕着血也要骂道:“阴险小人……真该杀啊。”

“二郎,我带你走。”贺兰进明拖不动贺兰至嘉的身躯,只好不停拍着他的脸,以期让他清醒一点,“走啊。”

贺兰至嘉闭上眼,竟是用最后的力气喃喃着什么。

贺兰进明附耳去听,听到了几句诗,是他写的诗。

“君不见岩下井,百尺不及泉。君不见山上蒿,数寸凌云烟。”

贺兰至嘉声音愈低,嘴角却微微含笑。

在这风雅的大唐盛世,他阿兄是最风雅的人之一,本不该上战场。

“人生相命亦如此,何苦太息自忧煎?但愿亲友长含笑……”

~~

“追!”

叛军从夜色中一直追杀着唐军,直到次日天明,终于听到了前方愈来愈响的水流声。

“他们在浮桥上!”

“追过去!”

此时,刚刚登上对岸的是马相如部,而姜亥还在浮桥上过河。

叛军立即下马冲了上去,也纷纷奔上浮桥,张弓搭箭,向唐军士卒们放箭。

“嗖嗖嗖嗖。”

箭雨中,姜亥一手执盾,大步跑过摇摇晃晃的浮桥,摔在马相如怀里。

他回头一看,咧了咧嘴,喊道:“斩!”

“虎——”

执刀在浮桥边的士卒们同时挥斩,齐唰唰地斩断了浮桥。

“嘭!”

大河迅速吞噬了浮桥,以及桥上的叛军。

经历了一日一夜厮杀的唐军们驻足望着那滔滔的河水,回过头,南下。

~~

一场雷雨来的急,去的也快。

次日,阳光洒在禹城驿的院落当中。

薛白铺开地图,环顾了一眼周围的诸将,没有再做太多的动员,只用坚定的眼神给他们信心。

“说一个不好的消息,洛阳失守了,这也是史思明去而复返的原因。”

一句话,马相如当即呆愣了,嚷道:“可是,洛阳好像是东都……”

“你对朝廷平叛没有信心吗?”薛白问道:“昭昭大唐,平定不了一个杂胡的叛乱不成?”

“那肯定不会!”马相如毫不犹豫道。

“不错,故而河北十七郡,加上范阳、渔阳、安东皆举义。你看叛军现在有任何长期经营的疆域吗?没有!他们只有路线,一条迅速进攻长安的路线。”

薛白提起炭笔,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

“从范阳到魏郡,到开封,到洛阳,到潼关。如今叛军绝大部分兵力、物资全都在这一条线上,像雨前的蚂蚁一样忙碌。为何?他们急了,他们经不起消耗,一心只想着速克长安。大唐的国力太强盛,他们只有很短的时间能趁着关中空虚直逼天子。”

马相如挠了挠头。

刁万岁一把揽过他,道:“没懂吗?眼下看似危急,是捞官位的好时机。”

“懂,就是不知咋做。”

“我与颜太守之所以带你们南下,为的就是立功。”

薛白画着情势图,继续道:“眼下,淮南、山南、关中、河东、陇右各道的兵马都在围攻叛军,攻何处?洛阳,安禄山如今正在洛阳。故而,我们去淮南道,粮草充沛、物资充足,还能立下合剿贼首的大功,岂不好过在平原死守?”

“啊!”马相如道:“原来是这样!”

“史思明原本要返回范阳,担心我们南下是为了攻打安禄山,妄图阻截我们。”

薛白并没有太过渲染,微微冷笑,眼里流露出立功封侯的野心与憧憬,让所有将领们都感到他南下是要捞功劳的。

于是,困厄之中,众人反而更振作起来。

“说具体的路线。”

“好!”

一个个带着头盔的头便挤到了地图上方。

“方才说过,叛军兵力都集中在这条路线上,故而,平原郡的东南方向他们一直是无暇理会的,我们传檄河北,便有不少郡县响应,能够提供我们近日的粮草,我们沿途都可休整。”

说到这里,诸将皆喜,认为可以走济南。

薛白却话锋一转,道:“可史思明必然也知道这些,他很可能会在我们渡过黄河之前赶上来。我们若从东南方向走,难保不会被他追击。”

“那?”

“此处。”薛白在地图上一点,道:“以攻代守,袭击叛军在河北中转的重镇,魏郡。缴其粮草,打出更大的声势,一旦拿下魏郡,则西可过太行山,南可渡黄河,使叛军猜不到我们的心思。”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