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380.第380章 想进修一下

380.第380章 想进修一下(1 / 2)

第380章 想进修一下

今天下午3点才开会,李铭有大把的午后时光休息,

而且没有娄晓娥大姐那个电灯泡,他还可以跟娄晓娥说一些悄悄话。

娄晓娥站他身后给他头部按摩,他则拿着报纸看看有啥新闻。

今天的《rm日报》头版全是讲文艺工作者,

‘文艺工作者,到农村去锻炼!’

‘文艺工作者下乡下厂,在斗争的洪炉里改造自己的思想。’

‘我们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要使自己的作品为群众所欢迎,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没有这个改造,什么事情都是做不好的,都是格格不入的。’

李铭看到这些,感叹几十年后的那些捞钱高手太舒适了!

要是按伟大导师说的这样办,

每个演艺公司三分之一的人必须下乡下厂矿表演,

三分之一的人必须在基层学习社会注义教育,

剩下的三分之一才是负责公司日常演出,

这里的三分之一是轮流的!

即使比例改动一些,这些公司也必须多招聘更多的员工养着,以达到减少那些顶流要角在基层的演出时间。

这也算是先富带动后富,一大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临时演员就有了保障,也有了上台露脸表演的机会。

特种行业有特别的规定其实是能说得通的。

当然,

李铭对这些内容都是看个标题一扫而过,他比较关注工农业方面的新进展。

要准备建工厂了,他也非常关注广告,而且这时候版面有限,广告设计得都非常精炼,不会浪费他的时间。

他看到比较新颖又可能用得上的产品,就会以驻城东办事处的名义下订单采购。

像是面袋缝口机、汽车钢板弹簧、发动机气门导管、‘高级固体润滑油王’胶体二硫化钼之类的七七八八的东西。

感觉以后用得上的他就下单,也不贵。

这些工业品不需要采购生产计划的调拨单,算是一个很便利的采购途径。

当然肯定没有十全十美的事,这里有一个可能的风险,就是质量可能不是很稳定,打广告的都是工厂新开发的产品。

今天他看到了一个意外的小广告,在最角落,就只有一行字,东北林学院招收函授学生,函授学历教育。

经过院系调整,除了剩下的几个综合类大学,这时候的大学非常专一,

这个林学院的专业可能不合他的意,李铭准备找个京城的学校报名,末班车也要赶上。

我们向来重视教育,一边打战还要一边扫盲识字。

解放后,人民当家做主了,那就更重视文化教育了。

高等教育的学校就那么几所,教授的工资又那么高,想多建学校都建不起。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从1952年开始大力提倡函授,各个高校都要开展函授教育、夜大教育。

58年津城生产出了第一台电视机。

60年1月,京城市委就提议‘以多种形式发展业余高等教育’。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电视机办学的思路很快就得到各方响应。

60年3月8日就成立了第一所电视大学,京城电视大学。

由京城大学、京城师范大学、京城师范学院提供临时的师资。

不搞入学考试,还没有名额限制,不收学费,不收资料费,只要报名就给入学。

早上集中教学点看电视学习,晚上听广播播放录音学习。

第一期就招收了6933名本科和预科学生。

上嗨、冰城、津城等其他5个有条件的城市也成立了5所电视大学或者叫广播电视函授大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