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549.第547章 呸!

549.第547章 呸!(2 / 2)

一通忙碌后,他还得带娄晓娥坐轮渡去中环见她父母。

也是昨天,发布出去的寻人启事有了回应。

娄半城主动给黄福义打了电话,留下了联系方式。

娄晓娥按着号码打过去,双方联系上了,因为娄家的落脚地是港岛的中环,一起商定今天在中环见面。

中环是全港收入数一数二的区域。

各大银行总部、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洋行总部,大部分律所,港府各大部门,高级购物场所都坐落于此。

娄半城能混在这样富裕的地方,跑路的时候带的浮财估计不少。

中环轮渡码头。

风和日丽。

北方的冷空气对这里的影响还比较弱。

李铭西服衬衣西裤皮鞋,眼神凌厉,不然就是哪家的公子哥。

娄晓娥上身穿浅蓝色高领针织衫,搭配长款的深灰呢子半身裙,黑色低跟尖头小皮鞋。

一对俊男靓女很显眼。

在码头等待的娄家人很快就发现了他们俩。

看到神采焕发的娄晓娥,娄父娄母不用问也知道女儿没受苦。

一阵热络招呼后,娄母抓着娄晓娥的手,上下仔细打量。

“没胖也没瘦。”

娄晓娥激动的心情稍有缓解,“虽然昨晚听你们说在港城一切都好,我还是看过了才放下心。”

娄父语似责备,“爸爸我连军阀混战都经历过,到这小小的港城而已。你有什么好担心。”

“我听小铭说这里帮派横行,前两天我们也遇到了一群小混混当街找我们的麻烦。”

娄母惊讶一声,“啊!”

娄晓娥连忙安慰道:“妈,没事的!小铭一棍子一个,没两下就把他们七八个人打得躺地上了。”

之前知道这个女婿很能打,不知道这么能打。

娄父微微皱眉:“这里的帮派成员大多是同乡,还是比较团结的,打了小的容易来老的。我们能不惹尽量不招惹。”

娄晓娥解释道:“我跟小铭在凉茶店门口喝凉茶,是他们主动前来骚扰我们的。”

娄母想到自己女儿越来越漂亮,确实是个行走的大麻烦,只能辛苦女婿了。

“九龙那边比较乱,要不你们搬到港岛这里来?”

娄晓娥望向李铭,“以后再说吧。”

李铭笑道:“我们不常在港城,就先落脚在九龙那边。”

大舅子催促道:“二叔他们在饭店等着呢,咱们是不是先赶过去汇合?”

娄父同意道:“那就走吧。”

一行人赶往附近的饭店吃饭。

吃完午饭,与二叔等亲戚分别,李铭小夫妻回娄晓娥父母的住处,是一处4层的唐楼。

唐楼,又有骑楼、店屋等名字。

在华南、东南亚的各地十分普遍,各有各的本地特色。

简单的讲就是沿街一楼可以做商铺,二楼开始住人,并且一楼会缩进去一大段,留出宽敞的公共走廊让行人通行。

南方雨水较多,这样很方便顾客逛街,不用担心被日晒雨淋,夏天的时候也比较凉爽。

港城此时的老唐楼普遍是3-5层,一整栋唐楼要十多二十万港币。

人口大量增加,这时候新建的房子越建越高,6-8层的新唐楼也很常见,价格也越来越离谱。

李铭跟娄晓娥第一次来,楼上楼下参观了一遍。

住处而已,没什么好看的,一家人很快聚在楼顶喝茶晒太阳。

闲聊着,娄晓娥问起她父亲的事业:“爸,您现在做什么生意?”

娄父颇为自得:“考察了好久,我现在刚跟人合伙办工厂,生产塑胶玩具。”

娄晓娥不懂就问:“什么塑胶玩具?”

娄父解释道:“帮客户生产,客户要什么样的玩具就生产什么样的。”

玩具行业是港岛的纺织、制衣、玩具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此时全港有接近2000家塑胶及玩具业工厂,从业人员有6万多人,影响的是几万个家庭,几十万人的生计。

50年代很火爆的塑胶越来越不行了,港城有很多专门生产塑胶的厂倒闭,比如曾经是全球最大的塑胶厂zunilt公司今年5月份也要关门。

有很多工厂开始改行生产玩具。

1964年,李超人的长江公司塑胶厂不计算塑胶,单算玩具年出口额已达5000多万港币,利润接近1000万港币。而整个港城的各种产业加起来只有亿元出口额。

李超人做实业发家成为超级富豪是看准了市场,做地产成为首富也是看准了市场,不管怎么说,眼光确实总是先人一步。

娄晓娥父亲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开拓一个行业可能不行,跟风一个热门行业还是能行的。

到1972年,港城成为全球最大的玩具出口地,67年开始做玩具确实是一个好项目。

娄晓娥现在也是名小老板,“客户都是哪里的?订单稳定么?”

刚好端来水果的娄母好奇问道:“晓娥,你也懂做生意么?”

娄晓娥也有显摆的心思,“我跟小铭在京城除了有个温室大棚赚钱,还建了罐头厂、家具厂。特别是家具厂,订单排到了三个多月后。”

“小铭要在厂里上班,工厂的事情都是我在管。”

“罐头厂、家具厂的厂房和仓库都是我一手建起来的。”

娄母疑惑道:“这样没有问题么?港城报纸也有内地的新闻。报纸上都说现在乱得很,做生意的都倒大霉了。”

李铭笑道:“我们这样的小打小闹没人关心。”

“这些厂都套了一层皮,以生产小组的名义开办。”

“除了厂房和仓库,没其他固定资产,即使被收缴了损失也很小。”

“办工厂主要是给晓娥找点事做,给她打发时间用。”

大舅子羡慕道:“晓娥都能独当一面了。”

娄父没好气的说:“你们多些心思在厂子上,我年纪大了,塑胶厂肯定要你们去管。”

大舅子、二舅子连忙表态道:“您放心,我们有在用心做事。”

李铭没有多说,他不打算跟娄家产生生意上的交集。

昨天电话联系之前,他就叮嘱娄晓娥要忽悠她的父母,含糊暗示他的身份,让娄家以为他来港城是做秘密工作的。

港城,谍报人员聚集之城。

不单岛上来的人和内地来的人,双方在此斗法;还有世界上自认为叫得响的国家派来的人。

为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娄家对他俩在港城的事少打听。

效果还不错。

今天见面到现在,娄家没人问起他两在港城的事。

只有娄母建议了句港岛的治安比九龙更好,娄父提醒尽量别招惹帮派的人,父母的关心总是不自然的流露。

相比子女出卖父母的情况,父母背叛子女的事少之又少。

留下娄晓娥跟家人团聚,李铭先告辞了。(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