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575.第573章 做得很不错

575.第573章 做得很不错(2 / 2)

张海洋站在旁边早就跃跃欲试,“赶紧动手吧!”

有一大群男人动手,周晓白和罗芸两个小姑娘只有旁边站着看戏的份。

“往左抬一点。”

“你们那边多使点劲。”

“合不上,还是差那么一点点。”

“用锉刀锉它两下。”

人多力量大,来的人都是行家里手,各种小毛病很快就处理好了。

电机、履带先拿日笨原装的试用。

嗡嗡嗡的启动后,经过反复几次的调试,运转正常。

张海洋没有耐心等,“李顾问,可以投料进去试生产了吧?”

李铭没好气的说:“让大伙先去洗手。洗干净了再做接下来的步骤。”

明显是忘记了,张海洋找补道:“食品卫生第一!我一直记着的。”

李铭也没多理会。周晓白、罗芸俩人早打了好几桶的水,可以让这些人一个桶一个桶的洗过去。

周晓白走到李铭身旁,“不用换京城的电机试运行吗?”

“等会生产出了面饼,没问题了,再换国产的电机上去试。”

国产的电机也找到了类似功率的机子,只是尺寸不一样,问题不大。

电机不好做到同原装的一样,后面可以改设备的外壳。

周晓白担忧道:“这么精密的生产线。电机要是三天两头的坏,那可就麻烦了。”

李铭也感到头疼,“这确实是个大难题。到时候多配置两个备用电机,维护保养修理都有充裕时间。”

港城就没有这个问题,不说很方便购买日笨的产品,港城本身也有很多不错的电机公司,只是不合适弄回京城。

罗芸在旁提醒说:“还有停电的问题。”

李铭无奈道:“电力问题,目前来讲是不可抗力因素,我也没辙。”

“研究所的电路改造,还是咱们自己出了电线等所有物资,只需要电力局来帮忙施工,他们才派人来帮忙搞好。”

拉闸限电的事情,京城到90年代才有所改善。

更何况最近这两年也没有大力搞经济建设的精力。

李铭也只能先凑合着打好基础,为后面的快速发展做准备。

轧钢厂的工程师和工人办事还是靠谱的。

生产线很顺利的生产出了方便面面饼。

金黄色的面饼,有丰收的喜悦。

一大群人脸上笑开了,使劲的鼓掌,好似做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确实是挺了不起的。

已经试制成功。

李铭笑道:“可以拿去跟你爸交差了。宝贝闺女没有去軍训,他很是不满意呢。”

听了男友的话,惹老爸有些不开心,现在可以两全其美了。

周晓白甜甜笑道:“嗯。我现在打个电话给我爸,叫他有空的话就过来看,行不?”

李铭同意道:“你跟罗芸一起去吧。”

“这个时候门口拐弯那家公共电话应该没人用,我们很快就回来。”

说完话,周晓白和罗芸手牵手急急忙忙去打电话了。

第一次没有听从父亲的话,周晓白的心里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周晓白连打了几个电话,才找到与父亲形影不离的刘秘书。

刚好开完会的周镇南接到宝贝闺女的电话,立马就赶了过来。

臭小子把他的好闺女忽悠得不听话了。

关键在京城的一家三口,老婆女儿都不听他的,他是家里的少数派。

要是不能让他满意,周镇南是打算好好发飙一下。

把在女儿面前的主导权抢回来。

风风火火的赶到研究所。

周震南亲眼看到面饼从生产线上下来,亲自了三分钟泡熟的面条,亲口品尝了红烧牛肉面的鲜美q弹,吃完一大碗有冒汗的感觉。

作为一名出色的将领,当然看得出这种物资对于部队的好处。

也就是镁国佬那种老爷兵,连午餐肉都抱怨不已。

方便面的面饼对此时的各国部队来讲,说是战略物资也不过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想当年,‘一口炒面一口雪’的极端艰苦条件。

炒面是粉末状的熟食,只需要开水冲一下,搅拌一下就可以食用了,这种糊状食物对于行军打仗非常方便。

方便面的面饼有炒面的优秀特点,还不是糊糊,是正经的面条。

可以机械化大批量生产,效率更不是人工可以比拟的。

真要携带的时候,也可以碾碎了用布袋背在身上带着走。

可以说比炒面更合适作为应急物资。

此时,‘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

准备打仗,预防灾荒,新建工业基地,都非常需要这种可以直接食用的食物。

方便面的面饼也就有了战略价值。

既然确实是在做有意义的事,女儿没有参加軍训的事也就无伤大雅。

自认为是很开明的人,不屑于无理取闹。

周镇南夸奖道:“做得很不错!”

李铭谦虚道:“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周镇南又问道:“这些机器设备是哪里来的?”

李铭理直气壮道:“我们红星轧钢厂自己制造的,现在这一套只是试样。”

“下订单批量制作的生产线会更加精细,既是保护工人生产操作时候的安全,也是为了提高产量。”

听着这个话。

周镇南误以为是泡面研究所和红星轧钢厂两家单位共同研究出来。

也就不知道其实是仿制的日笨生产线。

创新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同样不知道内情。

轧钢厂的易中海话不多。

游副总工是戴罪之身,少说话为妙。

其他小喽啰没有发言权。

这些人只知道有现成的生产线,照猫画虎的仿制,也不知道设备是谁的。

知道内情的周晓白显然不会说。

周镇南点点头,“闻着味道,你这用的不是猪油也不是生油,用的是菜籽油?”

李铭回答道:“不是。是棕榈油,这个油咱们国内可能没有生产,主要产地是东南哑。”

“这也是方便面的缺点,用其他油保质期会减短很多,久了会因为氧化反应,面饼会有哈喇味。”

“这个棕榈油的保存时间相对可以比较长。”

周镇南疑惑道:“国外进口?你们从哪弄来的?”(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