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579.第577章 秦姐你不乖了哈

579.第577章 秦姐你不乖了哈(1 / 2)

李铭没有直接去港城,先回了一趟轧钢厂保卫科。

他会先确定厂里没事才会去港城。

方便面生产线是轧钢厂的车间加工制造的,厂里很多人知道他最近在瞎搞一些有的没的机械设备。

对于厂愅委会的李怀德主任而言,这是大好事。

整个轧钢厂,其他人都已经修理好了,现在对李怀德的主任位置威胁最大的人就是李铭。

有人在厂里的会议上讲了李科长不务正业的事,全都被李主任给敷衍过去了。

李主任要的就是李科长不务正业,没有想法还很会办事的好下属,不管啥时候都很缺。

港城。

李科长化身为李董。

中环,联邦大厦,星辰公司。

今天不用开会,李铭在娄晓娥的董事长办公室喝茶。

大老爷来了,娄晓娥边泡茶边说:“储水罐不用去京城加工了。”

“保安公司的许志勇经理找到了熟人,已经帮忙采购了,过两天能交货给我们。”

赏心悦目的动作,李铭莞尔一笑,“在港城能采购到更好,我乐得清闲。”

娄晓娥又说道:“有人到我们西祥街的方便面工厂进行了打探。可能也是想做方便面生意的人。”

有的人下手真快,但也不可能拦着,李铭微微皱眉道:“知道是谁派的人么?”

娄晓娥回答道:“暂时还不太清楚,是上午倪休副经理报告给我的。”

“咱们在港城没有密切的关系网,消息会比较闭塞。”

谢过美女的奉茶,李铭琢磨道:“日笨进口的生产线不便宜,小老板搞不起。大老板看不上这个小生意,只有那些不上不下的人会想分一杯羹。”

“可能是因为我们公布了具体的销量,让一些人有了觊觎之心。”娄晓娥收拾好桌面,悠闲的品茗自己的手艺。

李铭随意道:“即使我们不公布销量,市场的火爆也是遮掩不住的,照样会有人进这个市场。”

“没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们有秘密武器,早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独门生意要没了,娄晓娥有丝丝不爽,“那总是多了竞争对手。我们以后的定价,给供货商的价格,都需要很仔细考虑。”

李铭宽慰道:“我们本来就决定后续要降价的。没有技术门坎的生意本来就不可能有持久的暴利。”

“我们已经成立了房产物业公司,可以多买那些做零售的门店。”

“对租户的要求只有一个,我们公司有生产的产品,必须上在货架的最好位置。”

娄晓娥也已大致了解港城的房价,“门店的房价比楼房的贵多了,我们买不了多少间。”

李铭轻声说:“我昨天跟你哥说的,其实还是有所保留。”

“现在有好多人担忧内地的事情会蔓延到港城。”

“我也认为会那样,而且很快就会发生。”

“那时候,港城的厂房、楼房、门店价格都会暴跌。”

娄晓娥恍然道:“怪不得,黄福义顾问跟你说的那些房产,你都看不上。”

李铭喝完杯中茶,“那不一样。主要是他给的资料没有能把整层买下来的。”

“要买就一次买好,换一次地方也是挺麻烦的。”

娄晓娥连忙给他续杯,关心道:“这样换会不会给你带来损害?”

“没啥损害。尽量少折腾。”

娄晓娥又问道:“既然事情会发生,那我们要不要做些准备?”

李铭奇怪说:“我们已经安排好了啊。”

“工人的工资给的高,福利待遇给的好。其他事情与我们无关,不掺和。”

娄晓娥想起有关联的一件事,“陈议员希望我们过几天的抽奖活动搞得隆重点。”

“看来陈议员希望我们帮忙造势。他有连任的可能吗?”

娄晓娥仔细说:“我哥、我爸和黄顾问他们都在找人打听。”

“63年那次选市政局议员,6名候选人里选4名议员,投票只有5000多个人。”

“今年这次好像已经有15、16好几个人想当市政局的议员,名额只有5个。”

“而且今年有投票资格的人有3万多,到时候估计有1万人投票。”

此时市政局议会管的是食物卫生、文娱康乐这些琐事。360万人,有资格投票的只有3万多人,少数人乐呵的事。

李铭答应道:“我们本来就要搞个大的活动,能顺便帮他锦上添是最好不过了。”

“即使陈议员落选了,他也还有人脉在,我们不好得罪了。”

“行政局的几位非官守议员,我们搭不上线,暂时也用不着搭上。”

“目前,同市政局议员的良好关系对公司业务更有用,其他比较热门的候选人也要多关注。”

李铭之前是想让大舅哥和黄福义搭上非官守议员的关系,可惜那些人看不上一家小小的方便面厂。

也就转而重点交好直管的市政局议员。

现在,李铭的两家方便面厂+一家火腿肠厂+一家保安公司,合起来雇佣了接近上千人,在港城其实已经算是个人物了。

51年的时候,全港有25家500人以上的工厂,大多是上嗨来的大资本。

80年,全港4万多家工厂里,雇员超过500人的工厂仍只有100多家,雇员少于50人的工厂,比例超过93%。

在遍地的小作坊面前,星辰公司已经算是身强体壮的大块头。

娄晓娥笑道:“我也是这样想的。广撒网,即使没有交好,也不好得罪了人家。”

“港城这里的生意不是牌照就是配额,都是讲关系的。”

“只要没有得罪人,大家面子上好过,以后还是有办法说项。”说项其实就是给好处费。

很多产品,不是价格低廉就有买家或者说能卖出去,是有配额来分配的。

比如服装生意,瓯镁等市场给港城分配了一个‘纺织品及制衣品’的出口配额。(2005年,全球纺织品的配额制度才取消)

港府就把这个配额拿出来卖。

某些大制衣厂才能搞到这个出口配额,单单转卖这个配额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其他大大小小的制衣厂,买着配额,利润被人薅走了一层,累死累活也赚不到多少。

港城的好多行业也类似是这样,比如发电厂,就两家公司有牌照可以做这个生意。

粮食只有几家公司可以进口,娄晓娥大哥只能从进口商那里拿货。

港府的收入,60%是税,其他40%是卖地、卖配额等。

娄晓娥抱怨不是牌照就是配额,一点都不夸张。

李铭宽慰她,“我们专门做些不用牌照和配额的生意就好了。”

娄晓娥好奇的问道:“除了方便面生意和火腿肠生意,你又看上了什么生意么?”

“是有一些想法,但是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先做好公司现有的业务。”

“你先告诉我嘛!”

“咱们厂里需要用到的电机就是个好产品,还有一些电子产品。”

“电子产品是半导体收音机、电视机那些吗?”

“嗯。到时候看情况是我们自己生产,还是给那些电子厂提供元器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