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601.第599章 有些人说了些牢骚话

601.第599章 有些人说了些牢骚话(1 / 2)

李铭忽悠道:“他是小食堂的大师傅,主要是负责给小食堂做菜。”

“我总不能点名谁给做。我都是遇上哪个师傅有空算哪个。”

他之前带的饭菜,大多是城西小院福妈帮忙做的,大户人家做事的,家常菜也很可以。

三人很快就吃好了午饭,慢慢喝海带排骨汤闲聊天。

温馨的午餐,周晓白的心情很好。

“张海洋找的钟表师傅,小王师傅、老钟师傅上午过来了。”

“下午他们会早点来,你有空么?见了他们再回厂里行不?”

李铭答应道:“嗯,那就见见。”

“张海洋上午给我保卫科打了电话,说是明天就会回来,会带四名技术员来京城。”

“技术员没有多余的席子,让我提前准备好四张睡觉的席子。”

周晓白惊讶道:“这么多人呀?”

李铭稍稍解释道:“昌平离海淀的那些大学不是很远,受到的影响比较大。”

“那里的好些工厂还没有恢复生产。四名技术员算少的了。”

罗芸不同意道:“我们学校都快要恢复上课了。”

“那些工厂没复工主要还是自己不团结。”

李铭笑道:“你们学校想上课?想都别想了。”

罗芸底气不足道:“大部份人还是有在参加军训的,昨天他们还步行拉练到城里。”

半天上课,半天训练。课程主要是学习思想。

参不参加全凭自愿,其实也反应了观点。

4.3日那伙人认为训练的战士站到了4.4日那伙人那里,也就不参加了。

参加训练的人主要是4.4日那伙的人。

周晓白这样两不沾的全凭心情,想参加就去参加,不想参加就自己玩自己的。

没人能管得着。

好些人的心都玩野了,就跟放暑假放久了不想上课一样意思。

下午。

港城中环。

联邦大厦星辰公司。

李铭在京城的研究所见过了两位钟表维修师傅,鼓励了一番后就走了。

他跑来港城听娄晓娥介绍最新情况。

“也就是说,来挖墙角的陈占豪是因为我们的方便面挤压了挂面市场,他的挂面公司库存高企,这才想着进入方便面市场。”

男人记着她的要求,娄晓娥美滋滋的喝了口奶茶,“黄福义他们查到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其他商人也很有兴趣,有谈论方便面的市场,但是真正想进入的还没听说。”

在商人的圈子里,有各种各样的赚钱路子,没有人会随随便便进入不熟悉的行业。

感觉有些兴趣,投些钱当个中小股东试水的居多。

只有对自身行业不抱希望了,才会大胆的转身其他行业。

方便面行业对于港城95%的老板来讲,有资金、技术的门槛,不压上全部身家是进不去的。

剩下5%的老板,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自己行业的钱都赚不完,还没有急迫到掺和其他行业。

这些精明人都认为,星辰公司的高利润只是暂时的,只要有竞争就会把利润打下去,掺和进去的人很可能还会吃大亏。

有人想进入,帮忙投个闲钱参与是可以的,要多投入精力进去那就免谈。

李铭笑道:“我们不怕竞争,随便他们参与进来。”

独门生意要没有了,娄晓娥有些小不爽,“不晓得是不是我们的警告起到作用了,暂时没见有什么人针对我们。”

李铭傲然道:“我的名气还是能吓唬住一些人的。”

“咱们养着的100名保安,也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别人会考虑得失的。”

娄晓娥想到另一件事,“那个阿海,用我们奖励的消息费,招募了好些人手。”

“黄顾问猜测可能是看中了附近的湾仔街市。”

“那里有很多海鲜、蔬菜瓜果、猪牛羊鸡鸭鱼肉的店铺和摊位,霸占那里的帮派老大年纪大了,手下小弟还内部不和。”

李铭不在意道:“咱们不管对方做什么,只要能提供消息就行。”

“想要我们提供武力上的支持,免谈。”

娄晓娥很自然说起,“黄顾问说,黎探长死得太突然了,老婆、女朋友好几个,都在争夺遗产。”

“他的女朋友怎么抢遗产?”

“有些股份是挂在那些女人的名下。”

李铭好笑道:“人都死了,也不想想那些股份别人会不会认。”

“没有相应的实力,是拿不住那种人情股的。”

有些股份,没资格的人拿是会死人的。

娄晓娥顺势问道:“有帮派的人放话要砍黎探长那位侄子。是不是你叫人去做的?”

李铭不屑道:“我办事向来干脆利落,从不搞这种虚头巴脑的东西。”

“要让人知道,我会砍了再说。要是不想让人知道,我只做不说。”

“这种提前放话,估计是有人想巴结我,想借机会跟我攀关系。”

“待会黄福义来了,让他去处理。我不接受这种讨好。”

“嗯。薪加坡陆经理来电报了。”娄晓娥也不想多谈论,说起了电报内容。

李铭觉得不合适打击小弟的积极性,“分配总数200万包泡面给薪加坡公司,要他们先确定好各种口味的具体数量。”

娄晓娥应声道:“好的。”

李铭又详细叮嘱道:“你问公司的财务员工,有谁愿意去薪加坡出差的?”

“在薪加坡工作三个月可回来休假一个月。”

“去的三个月有出差津贴,来回机票会报销,休假那个月工资照发。”

“尽量选那种上有老下有小的。”

去的财务人员除了监督薪加坡公司的财务纪律,更重要的是带回账本。

三个月是一个季度,比较好算账。

一个季度轮换一批财务人员,也不容易发生窝案。

娄晓娥觉得没问题,“我会跟他们商量具体的薪资待遇。”

李铭只负责大方向和原则性的事情,“行。”

“陆经理建议把工厂建在傣国或者马国,劳动力成本更低,确实是个好建议。”

“但是现在是稳定供货比其他更重要,还是先在薪加坡建3条生产线的工厂,捋顺了再在傣国建7条线的厂。”

娄晓娥问道:“那我就这样一起回电报过去给他们?”

“可以。”李铭又安排道:“向日笨井仓机械采购20条方便面生产线,分期分批交付。”

“其中10条算是给海峡东岸那里的。”

“剩下的10条分配到薪加坡公司。”

娄晓娥快速的写在记事本上,以防忘记了。

李铭嘱咐道:“还有让井仓机械多多想办法升级产线的生产效率。”

“港城的方便面我会提供面粉,其他地方我懒得提供,外地的方便面竞争更多的是靠综合实力的竞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