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三国:从抢二乔开始> 第1104章 周使至,刘备的麻烦

第1104章 周使至,刘备的麻烦(2 / 2)

令狐邵闻言大喜,道:“只要性命在,前途之事,日后再说。只是要多劳张太守废心力了!”

“一为偿恩,二为凉州太平,三为大王不失人心,也算职责所在!”张猛摇头。

“张太守说的轻巧,只怕真闹起来,反让凉州众人对你有了敌意。”

关羽没有接受:“据我所知,张太守并非武威人,而是敦煌人。”

是本郡人,有家族根基在这,自然不怕凉州那群痞子。

但要不是本地人的话,那风险可就大不同了。

张猛上任武威太守,带着自己家人来到武威,其实也算是‘异地’入居,大概率是惹来报复的。

不待张猛接话,关羽再次道:“为免大王为难,张太守宁愿自揽麻烦,某便只能坐视么?”

“来人,将关平提上来!”

张猛令狐邵皆是一惊,心有不安。

须臾,早已被去甲摘盔的关平被提了上来,跪在关羽面前:“父亲。”

“前番嘱咐之事,你可做好了?”关羽略抬头,并不去看他。

“做好了……”

关平低着脑袋,肩膀轻颤。

“军法如山,你可清楚?”

“清楚。”

“阵营对立,你擅听他王之令,已乱我王之计,可知下场?”

关平再也控制不住,哭声道:“知道,父亲……伯父会相信我的……”

“住口!”关羽怒喝,旋即眉宇间又满是无奈。

这是关羽不信么?这又是刘备不信么?

都不是。

有些事,关羽不做,就有人会逼着刘备做。

诚如之前所言,刘备立足凉州,其实很难。

“某亲自来!”

说此四字时,关羽自己也难免声音沙哑。

“将军不可!”

张猛连忙起身,却拦之不住。

无奈之下,令狐邵迅速向前,一把将关平抱住,大声道:“将军若要动刀,且将我与公子俱杀!”

关羽摇头而叹:“孔叔何必如此?”

“将军又何必如此啊?!”令狐邵反问。

“当中利害,你岂不知?”关羽道。

“将军一片忠义之心,宁愿痛杀爱子,大王知之,也必心痛!”张猛趁机劝告:“且等回冀县之后,再由大王定夺吧!”

到那时候,只怕凉州众人就要借此做文章了。

但,张猛和令狐邵没有给关羽反驳的机会。

一个死拦着关羽,一个死护着关平,相依出帐。

离开后,张猛又对令狐邵道:“我身为郡守,如今大事方休,不可亲离。”

“择护卫五十人,随行护佑,保公子平安至冀县。”

令狐邵连连点头,感激张猛所为。

关羽将兵权分交阎行、张猛二人,自己则带着皇甫坚寿一行功臣赶回汉阳冀县。

当关羽等人抵达冀县之时,一位特殊的使臣,也到了此处:董和。

董和来此,自然是代表朝廷的。

当然,他这个朝廷(周野何后),刘备平日里是不认的;他认得是曹操手里的刘协,毕竟他的王位也从那而来。

不管怎样,他头上总顶着一个使臣和太后的名头,刘备以仁义立世,自然不好对他这种人动刀。

于是,这个碍眼的家伙,就跟着刘备等人一块,先是遥祭周仓等人,又厚着脸皮去蹭了庆功宴。

“不如驱之?”徐庶都有些忍不了了。

“现在征羌之事已毕,杀之都可。”成公英道。

现在不是之前,之前需要稳住周野,防止他破坏自己征羌。

现在事了了,砍死这个碍眼的又如何?

刘备摇头,叹道:“且容之吧!”

那看上去胖乎乎笑眯眯的家伙,似乎也没打什么坏主意不是?

他头痛的事,还多着呢。

譬如接下来如何处理羌族,投降的具体条件怎么谈?

譬如那些和羌族勾搭的凉州人,又该如何处置?

庆功宴上,本是悼念功臣、纪念大功、商议羌族投降之事的。

众人夸到徐庶有先见之明,让阎行提前赶去支援时,张阳突兀的站了起来:“大王有所不知,有人更先军师一步。”

令狐邵怒目而视,关羽则一脸沉默,皇甫坚寿眉头皱起,似有不悦之色。

不等刘备发问,张阳便道:“早在之前,关校尉便领两千军离开苍松,赶往姑臧驰援。”

见刘备无声,成公英接过了话头:“苍松要道,重中之重,关校尉突然离此而援姑臧,必是受了云长公之命的。”

张阳满脸堆笑:“并不是。”

“那……”

“命令自南阳而来,据说……所书多且详细。”

“关校尉见信之后,不顾皇甫中郎将劝阻,执意领兵前往。”

“不过说来也是好事,关校尉抵达后,关将军也借此一波反败为胜,实在可喜可贺啊!”

张阳一口气说完,周围已针落可闻。

坐在上首的刘备,虽喜怒不形于色,此刻目光也稍有些呆滞。

成公英宛如遭惊,急闭口不言。

陪坐众人,皆是倒吸一口凉气。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关平听了周野的命令?

能得此胜,难道是南阳指挥打的胜仗么?

那这样算下来,这功绩和威望,到底算谁的?

郭汜率先打破了沉默,第一个站了出来,喝道:“你一小小郡丞,知道什么!?”

郭汜,既是凉州大佬,又是刘备麾下大佬。

面对这种人物,张阳连忙低头。

郭汜面向刘备,行礼道:“此仗得胜,乃是大王点将英明,用兵果断;更兼关将军神武,其余将士奋死之功,与南阳有何关联?”

“依我看,不过是关公子年幼,受了南阳繁华蛊惑,才有此举。”

“但,岂能因一人之事,而坏全军之功?!”

郭汜的意思很清楚:仗是这边打的,功劳也是这边的,但关平确实错了事,他一个人把锅背了,就没事了!

有郭汜开口,杨定、杨会等凉州人先后开口。

“郭将军所言甚是,大王明鉴之。”

“功是功,过是过,有功当赏,有过当究。”

“关云长、皇甫坚寿当封侯;关平,当斩!”

斩关平是重点么?

不,斩关平是制造刘备和关羽之间的缝隙。

任谁都能看出来,刘备最依仗的武人就是关羽。

而这不是凉州人能接受的,他们必须把关羽给撬开,挤上他的位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