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丑女重生变成俏佳人> 第208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第208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1 / 2)

婉茹起床后,刘艳红敲门走进来,对她说:“我已经接到上官的电话。让我带着苏娟与他们汇合。蒲涛已经被抓起来。看来不能陪你们去齐河市了。”

“好的。你去忙吧。我把莽山大师兄的电话号码,发到你的手机上,如有需要就与他联系,他那里有监控的原版。”

刘艳红急忙说:“上官已经安排人去过莽山。你大师兄赵晔也拿出了监控录像,而且也做了证词。”

一行人来到饭厅时,梁秘书和钱市长,已经在等着陪他们吃早饭。

大家相互打过招呼,各自去选了喜欢吃的食物,回到餐桌旁。

梁秘书看向婉茹温和地说:“这个冬季比往年要冷一些,刚入冬就天寒地冻的。”

钱市长也笑着说:“预告今天还要下雪。昨晚一直下到了半夜才停下。”

婉茹喝了一口豆浆,笑着说:“没关系。我们过去瞧瞧,如果齐河市符合条件,明年开春我们就过来。”

王志勇也说道:

“我们也会提前培育蔬菜苗,一旦大棚做起来,就会把菜苗运过来栽上,这样会提前一个多月成熟。”

吃过早饭,一行人来到招待所的接待室,梁秘书把苏南省的地图铺在茶几上,对大家说:

“你们看,齐河市在这个位置。这里有一条山脉,这里的土壤非常肥沃。附近还有一个齐阳湖,在山前还有一条河。这条河常年有水流入齐阳湖,而后又流往下游。”

钱市长接着说:这条河的源头是长江。

王省长在六年前,治理全省的水利工程,垒水渠,建湖泊,沿途流经很多城市的乡镇,所以我们省的土地有90%都是水浇地。每年稻米也是连年高产。

婉茹笑着说:“是,我们过来的一路都看到了。这里的乡村农民也都是住的别墅。”

梁秘书笑着说:昨晚你们见到的邓副省长,是负责全省的农业。经过多方考察,确定在齐河市做蔬菜大棚与养殖,不光是有山有水。

最主要的是,这个位置,离人口密集的省城只有六十公里。

而且齐河市,本身就是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不单是工业城市,还是商贸与旅游城市。全国最著名的服装与小商品批发市场,就在齐河市。

其次这里的公路,铁路运输也很发达,离港口也只有四十多公里,如果把蔬菜运到其他城市,一两个小时都能到达。

另外,它距文城市也只有五十多公里,这个城市是有几千年的古城。也是旅游城市。

钱市长又说道:“我们选的地方,是在上河镇和温阳镇,都属于坪郡县。”

王志勇问道:“坪郡县距齐河市有多远?”

钱市长沉思了一下说:“差不多有二十公里,它与文城市搭界。离文城市区有四十多公里。”

婉茹看出,王志勇对过来发展很上心,知道他在担心养殖场的那些味道,会使城市受污染而被叫停。

王志勇对梁秘书和钱市长笑着说:“你们想的很周到,而且的确很符合我们的要求。我们就过去实地察看一下。”

还是开的他们开来的两辆车,只不过司机换成了梁秘书和钱市长。

开出城后,沿着平整的高速路,行驶了四十多分钟后,车子右拐上两车道的公路,又开了半个多小时后,终于到了坪郡县的地界。

婉茹看到因为入冬后,广袤的田野上覆盖了一层积雪,田间地头偶尔还有桔梗堆放着。

一群群的麻雀飞起飞落,在桔梗上寻找食物。

梁秘书对坐在副驾驶上的婉茹说:

“现在很多地区,农田的种植与收割,也已经实行机械化,需要的劳动力相对少了。很多年轻人都去城里打工,或者做点小生意。出现了城里人口密集,乡下却稀少的现象。”

婉茹笑着说:我们省也一样。农业机械化使很多农民,从繁重辛苦劳作中解放出来,的确用不着太多的人力。出来打工是必然的。

如果家乡有发展前途,有些在城里做工的人,说不定也会回来的。谁愿意背井离乡,在外给别人打工呢?

当来到一片山区,车子停下来,大家都下了车。

凛冽的北风,就像一个无形的怪物无处不在,它吼叫着,还不时用它无形的大手,扇在人们的脸上,使人们感到冰冷生疼,你还对它毫无办法。

大家各自裹紧了身上的羽绒服,在王志勇的带领下,沿着河道旁的小路朝着山区走去。

当走了半个多小时后,王志勇满意地站住脚,笑着对钱市长说:

一路走过来,我对这里很满意。尤其是这片山区,最适合搞养殖。

把养殖场建在这一片山坡上,污水流入河里,就是流入齐阳湖,对灌溉农田也是有益无害。甚至还能使湖里的鱼儿养得更肥。

不瞒你们,养殖真正的污染是气味和噪音。

听说过碳中和吗?这里植被稠密,差不多就能把这些不利因素中和掉。

钱市长对他说得非常认同,因为正在开展卫生城市,除了治理脏乱差,还要控制空气污染。

看着这一片山坡问道:“你们能把这里全都利用起来吗?”

王志勇笑着说:“是,靠近水渠那片池塘周围,可以做养鸭场,山坡建养猪场,养鸡场,就在那片山坡前,做上十几栋养蘑菇的大棚。”

梁秘书看着周围说道:“如果在这里建养殖场,还真可以说是废物利用。这片山区几乎种不了作物。看来工程量也不小。”

婉茹对钱市长说道:“你们还得把自来水接过来,以后这里会有很多人,反正用水有水表,谁用谁花钱。这里还得建一个屠宰场,两个冷库。”

罗霄汉也说道:“以后养殖都在这里,我们蔬菜加工厂内,就不用盖饲料车间了,就在这里盖一个就可以。”

婉茹点了点头,看向两位领导说道:

“好的。这里作为养殖基地,山外盖蔬菜加工厂就是蔬菜基地。看来还得把通往这里的公路好好修一下。以后运进运出,这条路必须通畅才可以。”

钱市长已经在心里乐开了花,这么大的一个项目,已经在齐河市落户了。

急忙笑着说:“好的,这件事,我回去就找人过来看看,如何修路,在四月份准能修好。”

接下来,王志勇又按照自己的想法,划分出养猪场和养鸡场的位置。目前确定三个养猪场,六个养鸡场,一个养鸭场,和十五栋蘑菇大棚。

就连职工宿舍楼和办公楼,与几个厂子所建的位置也确定下来。

婉茹看到王志勇规划的这么详细,知道他现在有想大干一场的想法。

自己的几个同学中,就是他最踏实,心胸也最豁达。自始至终就没那么多想法,看准眼前的就是最好的。

尤其是他能捐出两所学校,使周围的人对他夫妻尊重有加。绝对做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王志勇走到婉茹身边,低声说道:

“开春我们再过来,就得让米工程师他们跟着,要实地做好规划,把各处的图纸绘制出来。这里的设施很简单,就招聘当地的建筑公司过来盖就行。”

“好的。下次来,你也找个助手帮忙,你们负责这边。蔬菜加工厂和大棚那边我来负责。”

到了中午,大家回到停车的地方,当车子开到上河镇附近时,婉茹让梁秘书停下车,看着路两边的农田对他们说:

从现在起,你们就可以与农民沟通,这里的土地如何整合?也要作出计划。

就是像面前这样的单独一块地,也不要强求整合,用不着千篇一律,按照土地面积的大小做大棚即可。

我知道农民用水,也是需要花钱的。

政府可以做点让步,为了动员农民成为菜农,第一年可以暂不收水费。从第二年再开始收费,一旦菜农能挣到钱,就不会在乎这点水费了。

另外,我们也会给予菜农一定的帮助,来扶持菜农做大棚。

做大棚也是需要一笔不少的花费,一些农民可能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我们会按照,每户的大棚面积大小,给予无息借款。

最少的两千元,最多的五千元,这个钱有你们做担保,时间是一年。

我们既然答应过来,就会全力以赴。

如果投入这么多资金,最后以失败收场,损失最大的应当是我们。只有我们大家一起同心协力,才能达到共赢。

钱市长听后频频点头,婉茹他们的确是拿出了最大诚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