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逢君闻见花开> 第二百零一章 丁须和闻达

第二百零一章 丁须和闻达(2 / 2)

公孙输道:“哎?程大哥和淳于岱的祖辈也都是开国名将啊,你们也是这一派的吗?”

“嗨!人家说我是将门之后那是抬举我,我祖父也有军功不假,但只挂了偏将军,没有爵位,开国功勋派根本瞧不上我们!开国功勋派给开国之后受封或入朝的官员起了个名叫什么‘少壮派’,对其进行打压。虽然这些人都不认同这个称呼,但面对开国功勋派的破坏,这些人不自觉的就会站到一起,两派形成对立明争暗斗不断。”

班闰揉了揉脑袋:“虎贲军和羽林军不和睦,功臣系和新势力又有争斗,朝堂上鲍相和陈太尉党争不断!太乱了,我脑袋疼!”

赵遵问:“皇帝站在哪一边,他支持谁多一点?”

程煜道:“当今天子可以说是古往今来最善用权谋的君主,纷乱的朝政实际上一直死死的掌握在他的手里,各派系再争执最后总会按照皇帝的心愿去办。要说皇帝的态度?还真有莫测高深!”

“怎么讲?”

“按理说,立国四十余载了是该清算那些开国老臣后代的时候了,这些人吃空饷、占高位、结党营私搅乱时局是一大祸患,可皇帝对他们偏偏比较宽宏青睐,一直维护着这些的利益。对本朝的从龙功臣相对较为苛刻,管理也严苛的多,说实话有点有失公允!”

赵遵点点头,他似乎感觉到了皇帝的用意,明白自己这个骑都尉该干什么了!

经过这场小风波,大伙的酒兴都减了三分,席间程煜再三叮嘱赵遵在骑都尉任上一定谨慎小心,处理任何事或人都要多方打听其背景,不要引火烧身。程煜在羽林军中的军职不低,但不带兵不掌实务,常言知道他没有野心,便让程煜整理内务,位高无权,骑都尉已基本独立于羽林军体系之外,程煜对其内部不甚了解,所以只能帮赵遵到这儿了。

赵遵对程煜千恩万谢,然后对北护军的众军官说:“恐怕要和兄弟们分开一段时间了!”

余雷道:“按咱们大周的惯例,非战时高级将领不掌兵,由偏将牙将负责训练部队,以防武将谋逆。弟兄们交给我们几个你就放心吧,我们北护军永远奉你为主!”

何郊道:“下一次出征还你一个更厉害更完整的主力军!”

兀哈伊支也说:“听说休整完毕后我们要先一步调回长安以北驻扎,到时候队伍要扩编,我们的力量会更强大,而且大战之后短时间内不会再有战事,有充足的时间练兵。我保证把骑兵融进北护军的蒺藜阵,下次出征的时候我的骑兵为将军打头阵!”

公孙输道:“真舍不得和赵将军分开,你好好在朝里混,说不定过几年就混成大将军了,我们好给你做中军呐!”

赵遵抱紧了一起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他的离开是暂时了是为了更好的重逢与李黯的受辱出走时的心情有天壤之别,流的泪也是欣喜的泪。

赵遵初入东都任职,代价是他切断了和之前的几乎所有的联系,一切重新开始。他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环境,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置身于关系错综复杂的官场,赵遵毫无经验,却一上来就背负着父祖的威名和皇亲的特殊身份,可以说前路坎坷,甚至比战场还危险。

转过天来赵遵独自一人前往郎中令的官署拜见郭真。郭真原本只是廷尉署掌管刑讯问案的小吏,但他行事果断心狠手辣是闻名朝野的酷吏,刘衡看中了他的忠诚,几年内把他提到了郎中令的高位,乃是皇帝最信任大臣。

郭真四十多岁,留着三缕长髯,给赵遵的感觉就好像个教书匠,谁能想到他就是那个人送绰号“郭剃头”动不动就灭人三族的杀人魔啊。

赵遵在长安时拜访过不少在朝的官员,但和这位郭大人实在没什么交集,就错过了,这还是两个人初次见面。

郭真见到赵遵满脸是笑:“少年英雄来了!昨天听到你调任的消息我激动的一夜都没睡啊,咱们又多了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

赵遵忙谦虚道:“赵遵少不更事还请郭大人多多提携!”

“好说好说!”郭真热情的向赵遵介绍骑都尉这个官的权利和职责,赵遵听得认真,但郭真有二十年刑讯的经验,他看出了赵遵的疑惑。

“少将军,是不是感觉骑都尉有点无关紧要和其他官署的职责重叠、界限不明啊?”

赵遵道:“小将不敢妄议,但也有一点疑问。骑都尉职责中的捕盗抓贼保境安民似乎应是京兆尹该做的,缉拿审讯罪犯这一条又和廷尉署的职责相冲突,似乎……”

“哈哈哈哈……”郭真大笑,“赵将军你果真像传闻中的一样聪明,皇帝何等英明怎会无缘无故从羽林军中挑选精锐去干捕盗抓贼维持治安的小事?”

“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