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武侠修真>不聊斋> 第一百六十三章:驾崩

第一百六十三章:驾崩(2 / 2)

很多东西,还得摸索探讨。

天人之气,本就超然,即使没了官气,也无所谓。面对邪祟妖魔,官气的确有一定的震慑反噬作用,能让对方有所忌惮,但也仅此而已。真要下手,也是抵挡不住。

想以前阎之海与范元等,都是身怀官气,但遭遇到邪祟,或死或伤。

正所谓“杀官是大罪”,然而在一定情况下,被杀的官员也不在少数。

功名到手,官气入体,陈唐这一趟北上的任务,算是完成了一大半,接下来,就要营救大胡子了。

这个问题,相当棘手。

首先找人就无从着手,那及第学府位置飘忽不定,天下之大,到哪儿找去?

如果找到了,陈唐倒不畏惧,敢进去闯一闯。那时候,大胡子说,只要陈唐考上了进士,就有营救的机会和希望。不过目前为止,还不确定究竟是个怎么回事。

进士功名就能震慑阴司了?有点说不通……

陈唐甚至怀疑,是不是大胡子故意这么说的,为的便是让陈唐用心考试,必须考中。

在本质上,这可以算是一种长辈对后辈的鞭策,属于善意的谎言。

无奈当其时两人在坟冢前的见面,只是短短一会儿工夫,其中状况,搞不清楚。

想不明白,只能暂且作罢,过得几天,参加完琼林宴,便要离开京城回家,希望在路上,能把大胡子的事解决了。否则的话,又不知要拖多久。

大胡子,被困在那棵怪树上,还能坚持多久?

琼林宴是鹿鸣宴的进阶版本,有面圣的机会。皇帝终生,几乎都在紫禁城中,极少离开。所以面圣,本身就是一项极为难得的殊荣,见过之后,可以到外面吹嘘一辈子了。

不过对于这些,陈唐无感。那种根深蒂固的阶级尊卑观念,他可是没有多少觉悟的。留在京城参加琼林宴,对他而言,只是一项入乡随俗,避免麻烦的程序罢了。

而参加完琼林宴后,便是循例的戴花巡游大京城了。

唐诗有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描述的,便是进士们巡游街市,接受万众瞩目的飞扬心境。

过完这些程序,一众进士开始离京返乡,等待任命下达,然后再赴任为官。

整套流程下来,要弄上一年半载。有人脉有背景的,会快人一步,先去当官;没人提携的,只能多等待些时间。而一甲进士及第,状元是铁定会进入翰林院当编撰的,起点比其他进士,先天高一截;榜眼与探花亦有机会,主要看安排。即使当不上京官,他们的任职也不会拖沓太久,一个七品知县,十拿九稳。

随着开榜,结果揭晓,早有专人通过驿站快马,奔赴各大州府,把捷报一级级地传达宣读下去。

是以在进士们没有回到家之前,家乡基本都知道了喜讯,并会做好迎接士子们衣锦还乡的准备。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不外如是。

在等待琼林宴的日子,陈唐深居简出,推了很多应酬。至于榜下捉婿的事,由于他高中探花,很多人家知难而退,不敢贸然前来打扰,倒省了很多琐碎事宜。

有小道消息称,历届探花者,多为皇宫选驸马,却是谬论。事实上,参加天子试的举子,十有七八,都已婚娶,有儿有女的了。而且那驸马,乃是典型的吃皇家软饭,一旦去当了,也就意味着绝了仕途,谁甘心去做?

客栈中的其他士子,考上的,自然天天欢愉,各种人情交际,不曾消停过。趁还在京城,当然要各种跑关系,跑官;而落榜的,自是收拾包袱行李,黯然离去,回家过年了。

陈唐的行为表现,沉静而异类。不过各有各忙,没人顾得上理会他。就连范轩等人,也是一直不见踪影。

光阴荏苒,很快便要到了琼林宴举行的日子。但在前夕,一个惊天消息传出:

当今圣上,身子不适,又进服了一枚由国师进贡的丹药后,半夜腹痛,七窍血流,驾崩了!

皇帝驾崩,天崩地裂,满城发丧,告知天下。

国师被打入天牢,连累释家无数寺庙基业,有传言说,新皇登基后,便要颁发灭佛令,对释家下手了……

然而皇帝骤然而崩,并未留下遗诏,东西两宫,为新皇人选的问题,本来积攒多年的矛盾,一下子爆发开来。

宫廷之斗,朝野之争,再无遮掩。

在这般状况之下,琼林宴,自然而然被取消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