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大明,从空印案开始> 99.第99章 重开科举!

99.第99章 重开科举!(1 / 2)

第99章重开科举!

啊?

跪的这么快?

这一刻。

不仅仅是围观的百官表情,先是呆若木鸡,然后就变得极其古怪起来。

纵然朱元璋想了半天,也根本没想到,对方的态度会转变的如此之快。

而在其身后,一众诸藩使者先是一愣,旋即大怒。

再也顾不得了。

“我河州部也愿意,和大明签订宝钞盟约!”

“我代表帕木法王,只要大明不违背承诺,我等亦可使用宝钞……”

“……”

看着这西番一众使臣,纷纷表态,朱元璋顿时欣喜不已,但他却知道这些人表态的原因。

他们可不是真的发自内心的想用宝钞,而是被苏闲的那一番离间所打破,若是回去浪费了这个机会,那被别的部族抢先,到时候才是心腹大患!

不过,朱元璋却不管这些,他只记得刚才说的话。

“好!不过,诸部如此热心,我大明却只能先帮助五个部族,就先定下最开始表态的几位。”

“此后,也可以慢慢加入,另外这一年之后,还可以根据宝钞在各部的推进……”

说着,朱元璋忽然想到苏闲刚才说的“一年成果”,他不由得看向后者。

这小子刚才说的,很对他胃口。

好像是什么让五家竞争?

而苏闲这时,也察觉到了朱元璋的目光,他当即跟着道:“虽然大明宝钞不能多印发,力量有限,但大明帮助诸部的决心无限。”

“所以,为了公平起见,每年大明会根据各部通行宝钞的综合,进行考察和审核。推行的最快的,便会得到我大明更多资源的投入,比如刚才说的工匠技术,冶铁,种植……”

“但若是推行不力的,则会慢慢减少宝钞分配,从而选择和其他部族尝试。”

“当然,明显推行不力,置之不理、甚至故意破坏的,大明会取消其资格,并且根据事态严重情况,做出反应,必要时,也别怪我大明起兵相见。”

苏闲很公平,他觉得大明既然现在国力强盛,明军强大。对西番诸部,有碾压性的优势。它们既然也已经臣服,那为了联系更紧密,用上后世的一些“年终考核”、“末位淘汰制”,也顺理成章。

如此一来,不担心他们答应的快,推行的时候就慢慢悠悠,甚至故意懈怠。

毕竟,有竞争才有动力嘛。

而这番话说出,却让图骨尔等人,牙齿紧咬的看向苏闲。

就是这个孩子。

本来他们此次,已经商量好。甚至根据这段时间京城的各方反应,以及一些消息,猜到了大明陛下要对他们所做的事情,也已经做好了准备和应对。

可是……

对方不仅使用离间计,直接让他们攻守同盟不攻自破,反而无形之中,还给他们添加隔阂,让他们彼此敌对!

此子现在才几岁?

看其所站的位置,摆明是大明的核心人物。

现在都这样,长大还了得?

难不成我们诸部,期待大明衰弱的日子,又要无限延后?

若是其长大后还不愿意放过西番诸部,那到时候,其若掌握大权,我们还能自己做自己的主吗?

就怕到时,本是名义上的顺服,变成了真正的被明廷掌控!

一时间……尽管图骨尔刚才表态最快。

但心中仍旧升起巨大不甘。

而此时,大明礼部官员的动作非常快,很快在鸿胪寺官员,以及一应翰林学士,还有御史的监督下。

一封草书就已经起好。

朱元璋简单的看了几眼,旋即便认可的点了点头。

这个动作,他们本来预计最快,是要年关之后,再和这些诸部好好合计,和他们签订一系列的合作事宜。

但是现在,他们都答应的这么快,为了防止这些人出去后,再私自商量,索性现在就把事情定了。

“事不宜迟!诸位既然已经答应,就趁着这个大好机会,先行确认一番。”

“最开始的五个部族,咱们也根据你们的势力范围以及人口,初步核算了一下宝钞的分配数额。由你们签订后,然后带回诸部之中,让你们的汗王、法王、还有国师,都盖印确认。”

“此后,大明便会在各个接壤之地,建立钱庄。也算是初步施行了。”

西番的势力成分很复杂,大部分是“政务和教派”所绑定。分为汗王和国师。还有的合为一体,直接称呼“法王”。

在朱元璋看来,这都是前元留下的隐患。政务和教派高度统一,就会滋生强大的敌人。

反而将他们分开,明廷才好参与管理。

很快,都到了这个时候,由不得他们后悔。

图骨尔盖完了自己的印信之后,还是恳求道:

“陛下!虽然盟约已定,但我们还是想见到新钞以后,才能启程返回,告诉我们的汗王。”

“否则……”

还没等他说完,朱元璋就摆手道:“咱们比伱们更注重宝钞。”

“你们还没使用,但我大明可是要重用,事关天下六千万百姓,咱比你们上心。”

说完之后,他又看向群臣,坐回座位,举杯相庆道:

“今日是除夕,也是庆功,如今又为我大明觅得良臣。”

“旧的宝钞隐去,新的宝钞会来!”

“哈哈哈……诸臣,时间也差不多了,跟咱一起来迎接……这大明的洪武十一年!”

“我大明势必会在新的一年,更加璀璨!”

……

嗖!

恰在这时。

随着一声刺耳的低鸣声响起,武英殿内,众臣纷纷被声音惊醒,朝着天空看去。

朱元璋刚好放下酒杯……

朱标等诸皇子抬头。

苏闲也朝着殿外望去……

一束束明亮的尾焰,在空中由下而上,飞速升空,然后再猛烈炸开!

轰!

噼啪!

璀璨的烟火,顿时在空中炸开,五颜六色,朝着四周的空间闪耀而去,无比绚丽!

……

“娘!是烟花!”

同一时间。

马皇后身旁,一众公主欢欣雀跃,太子妃常菁身边,也有宫女抱着两个女童欢欢喜喜,幼嫩的手指朝着天空指去。

常氏身侧,朱允炆抬起头。

“娘,十一年了!”

吕氏笑了笑并未说话。!

反倒是一旁的太子妃常菁笑着纠正道:

“要说清年号……是洪武十一年了!”

吴秀也抬头望去。

新的一年,希望自家不要再陷入什么大案,平平安安。

……

洪武十一年。

新年伊始,以前的苏家,在京城没有多少亲戚,所以并不需要去拜年,但今年……连以往只知道在家里待着的父亲苏贵渊,都早早的备好礼物,一个个的走街串巷,前去拜年。

先将他的上司拜完之后。

苏闲才让父亲开路,前去大本堂的几个小伙伴家里拜年。

国公的府邸早已经排起了长龙,能进去的早就进去了,不能进去的放下礼物,续了续旧情,也纷纷离开。

而苏闲倒是一通报,很快就有管家带着熟悉的身影前来,苏贵渊跟着管家进入府邸,而苏闲早早的就跟着小伙伴跑远。

现如今。

已经不是去年空印案发生的那段时间了。

苏闲这个被圣上亲自定下的麒麟儿,几次三番的表现,已经出乎所有人预料,在除夕夜上的“计谋”,更是让很多人感到惊心。

而苏贵渊,虽然依旧是八品提举。

但现在的宝钞提举司,傻子都能看出来,已经成为了“财政利器”、“军事利器”,“外交利器”!

和吐蕃诸部落下协议后,八品提举的含金量,现在到底到了哪个地步,谁也说不上来。

如果不出意外,宝源局、宝泉局合并在宝钞提举司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而随着钱庄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牵扯的各方也越发紧密,宝钞提举司重设,也就是在眼前的事情。

就是不知道,陛下接下来怎么谋划。

“苏闲!咱们今天还要进宫去吗?”

已经是初五。

这几日,苏闲一一去过了常府、沐府、傅府……现在来的是徐府。

前天他们就已经进宫了,除了拜年之外,还有“三国纸钞”的事情。

尽管这段时间,大家都没怎么玩过。

但听到苏闲要弄新的纸钞,大家还是一阵好奇,纸钞接下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再加上,他们家里听到这件事情后,很快就和除夕之夜的事情联系到一起。

纷纷派出这些小子参与其中,也算是给家里打听情报。

而此次苏闲也没麻烦父亲,毕竟他自己也忙的脚不沾地。苏闲很直接,前往宫里的内官监。

内官监,执掌宫中一切土、石、木、油漆、火药、营造等等诸事。

苏闲来这儿的目的也很简单。

除了验证除夕之夜的“铜板”举措外。

还是为了尝试“凸版、凹版印刷”,除此之外,他还设想能不能弄一下宝钞编号。

雕刻那种一二三四数字滚轮,一钞一号。

反正又不用自己动手,前天进宫的时候,苏闲就简单的提了一下要求,然后便是内官监的公公,亲自拍着胸脯表示,很快就能弄好。

“走,去看看!”

苏闲说着,很快和常森等人前往宫城而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