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游戏竞技>舍弟诸葛亮> 第171章 年仅弱冠的蒲元

第171章 年仅弱冠的蒲元(2 / 2)

刘备并不知道被关在无人海岛上日夜挖粪石有多么凄惨,所以原先也没当回事。

听了诸葛亮的转述,还看了糜竺送给诸葛亮问计的诉苦书信,刘备才意识到这种苦役的苦逼程度远超自己想象。

所以他仅仅稍稍犹豫了一下,就答应了这个诉求:“既如此,即日起逐步减少普通无辜百姓去东海诸岛挖粪石的徭役,改用重罪刑徒。

还可以把几个月前俘虏的袁术军屯田兵,挑出死硬不服的,送去海岛上改造。”

诸葛亮记下了这条命令,回去后自会安排户曹和刑曹执行。

众人又闲聊了一会儿,随着天色全黑,这场曲水流觞雅集终于结束。众人在梅庄歇宿,来日再回芜湖。

刘备关羽甘宁那些人自去抵足而眠、达旦夜饮喝下半场。

诸葛瑾诸葛亮鲁肃这些文雅之人,当然不会参加这种活动,他们酒量也不行,一人一间独立客房,自有侍女照料起居。

……

数日之后,诸葛亮所请求的政令已经发出。

诸葛瑾回到芜湖城内后不久,刘备也把他所需要的冶铁锻造名匠找来了——确切地说,是刘备给了诸葛瑾一个地址,正是芜湖城内一座新改造不久后的大型铁铺工坊,诸葛瑾要见的匠人,所需的生产设备,那里应该都有。

诸葛瑾便带着护卫,亲自策马按地址找到那里,亮明身份,然后就看到一个少年工匠出来迎接。

看到对方如此年轻,估计也就跟诸葛亮差不多,比自己还小些,诸葛瑾不由诧异:“主公说的便是你么?你叫什么名字?”

那少年工匠对诸葛瑾拱手一礼:

“在下蒲元,拜见将军。我伯父才是此间大匠,我只是助手,将军别看我年轻,但也略懂锻冶诀窍,伯父年老耳音不太好,问对难免失礼,将军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也是一样的。”

诸葛瑾听说他就是蒲元,倒是稍稍放心了些,不再因年龄而担心。这蒲元历史上可是淬火工艺的高手,对于钢质兵器的最终表面硬化处理,做的非常好,有超越前人的开创之处。

他也就二十岁左右的样子,所以十五年前给关羽打青龙偃月刀的时候,他还只是个五六岁的小孩,什么忙都帮不上,当时动手的肯定是他伯父了。

诸葛瑾便微微点头,让蒲元带他进去。

不一会儿,就来到一座热气蒸腾的大院中,露天就可以看到一丈多高的熔炉,还不止一座。一群精壮的大汉,扛着一个个装满了铁矿砂和木炭的竹箕,从熔炉顶上的口子,往里一箕箕地倒原料,铁矿砂和木炭分层放,顺序不能错。

而熔炉底部有个出料口,口子上有一个导流槽。工匠算好进度,不时打开一下出料口,用一口坩埚接着,就能看到少量的生铁水流出来。

等生铁稍稍要冷凝,就有人抢着先运到屋内处理,或者是趁热跟提前准备好放在一边的固态熟铁混合,还时不时翻搅,应该是在用炒钢法制钢——

生熟铁混合制钢的原理,无非就是熟铁的含碳量比钢低,而生铁的含碳量远比钢高,设法让两者含碳量变得均匀,多出少补,也就能造出钢。

至于百炼法还是炒钢法还是灌钢法,区别的只是生熟铁的形态。先秦时生熟铁都是大块的,互相叠加锻打,接触面积小,反应速度就慢,效率低,再往后其中一种反应材料渐渐变成小颗粒,就可以炒,反应速度也快些。再往后能让其中一种原料直接是液态,反应速度就更快了。

用普通人能理解的最深入浅出方式,来解释从先秦到唐宋的炼钢技术进步,无非就是越往后反应速度越快、反应效率越高。

这些壮汉们干活非常辛苦,大冬天的还露天打着赤膊,身上汗水依然不断涌出,皮肤都熏成了古铜色。

诸葛瑾只是扫了一眼,就知道史书诚不我欺,自秦汉以降,古往今来炼铁都是用高炉的,无非不同的时代高炉的尺寸、性能、产量、出产的铁水质地有所不同,越往后越好。

而炼钢的工艺,也跟史书上说的大差不差。

所以,自己也没必要搞什么天翻地覆的大改动,自己也没这个本事。

毕竟他那点知识储备,也就数学课是读完研的,其他物理化学只停留在本科师范生的层面,而文科知识更是只有高中教培水平。超出化学课本上的东西,他也不懂。

这次来,具体该干点什么,诸葛瑾心里已经有了成算,无非是把炼铁的炉温想办法提升一点,再把生熟铁互相补碳炼钢的反应速度提升一点。

其他原有的生产设备形态,能不动就尽量不动,否则折腾太大、趴窝了可就难办。

而诸葛瑾视察观望之际,蒲元也搀扶了一个四五十岁的老者过来,应该就是他伯父了。

那老者也对诸葛瑾行礼,口称:“老夫蒲胜,拜见将军。”

诸葛瑾连忙扶住:“老丈不必多礼。”

这蒲胜身体看着还健壮,只是耳目不太聪明,应该是职业病。

诸葛瑾扶着他进屋,在案边各寻了杌子坐下,这才说明来意:

“我此番受主公所托来此看看,就是想找找法子,能不能用更高的炉温、更快的生熟铁渗碳速度,造点好钢,提升兵甲质地,别无他意。

我也素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不懂的东西不会乱动,一定尽量保留你们现有的工艺,只是略作改良。你们有什么平素用得不舒服的东西,总觉得费力、不讨巧的,都可以指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