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盛唐挽歌> 158.第144章 永不妥协

158.第144章 永不妥协(1 / 2)

第144章 永不妥协

小城内居住的,基本上都是本地大户,以及他们的部曲、佃户、家奴等等。这样就有个好处,只要说服了本地大户,那么小城内的基本秩序,就可以得到保证。

这天清晨,阳光还不是那么毒辣,小城的西门门前,一大群被动员和组织起来的本地百姓,正在搬运吐蕃人抛射到城内的石块。

这些石块分量不轻,要搬运到牛车上,得先用撬棍,利用杠杆原理将其从土里撬出来,再由好几个壮汉一齐搬运到牛车上,运抵西门。

“来来来,这块石头堆这里,小心点……”

穿着麻布衣的张光晟,按照方重勇的吩咐,正在指挥本地百姓们,将小城的西门堵上!在场搬运的人,一个个全都面色凝重。

已经堵上了三面城门,这是最后一个了!

听闻本地刺史只是个十一岁的孩童,怎么这孩子的心,能狠成这样啊!

把城门堵了,则是表示要与本地百姓共存亡,谁也逃不出去。当然了,这也是向吐蕃人宣战,决意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王军使,城门堵了,士卒们就要一条心的守城,别想其他的事情了。”

方重勇一脸淡然的对王思礼说道。

你是要为家里遮风挡雨的人,要是因为做杂务太过劳累而精神不佳,误了大事,那才是把我们所有人都害死了。

立功的,奖赏也从这里出。

无论对方问什么,无论你知不知道,都只能回答:某不知。

一向“刁民害朕”思维浓厚的方重勇,第一反应,就是那位吐蕃主将是不是要坑自己!

“诸将士,按序列上前领肉!”

“有使君在,某并不担心这里出什么状况。只是怕罗城那边鱼龙混杂,唉……”

方大福补充了一句。

我父亲常说,人要知道自己的身份,不要做超脱身份的事情。”

他现在能做的,只有坚守,咬着牙坚持下去。

更何况只是个女婿,还是个订婚的呢?

欢呼声又马上被扼住,现场再次沉寂下来。

此言一出,方大福面前的队伍中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张光晟苦笑道,他当然知道方重勇是在开玩笑。

“确实,你父亲其实是个挺厉害的人,远超你的想象。”

信中,悉末朗对沙州诸城的抵抗意志表示钦佩,并表示可以释放城外被俘的百姓入城,以示吐蕃军对方重勇这位沙州刺史的尊敬。

“果然如此。”

阿娜耶没好气的叹息道。

方重勇和王思礼二人在城楼上看着张光晟离去的背影,心中都有些五味杂陈。很久之后,王思礼忍不住询问道:“使君,我瞧张光晟挺机敏的一个人,何苦让他去吐蕃人那边送死呢?”

敦煌小城的沙州府衙跟前,两千余豆卢军将士列队站好,彼此间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等待方重勇训话。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方重勇拍了拍王思礼的胳膊,信誓旦旦的保证道。

一见面,方重勇就开门见山问道。

回到府衙后院,方重勇拿着一把横刀,就在练习劈砍,只觉得手中的刀无比沉重,拿着都费劲。

方大福高声喊道。

方重勇面色肃然的嘱托道。

你还要告诉吐蕃军主将:我沙州百姓视死如归,哪怕守十年八年,也能守住沙州。四面城门已经堵死,让他们不要想歪心思了。”

“吐蕃营帐内各将领都精神饱满,但某悄悄观察大营内巡哨士卒,皆面有醉色,精神疲惫懒散。

现在的吐蕃人,他们着急了啊!

方重勇瞬间推测出了很多之前不太确定的细节。

只能说这三个字。”

……

方大福按照方重勇的交待,振臂高呼道!

“誓死杀敌!”

“誓死杀敌!”

毕竟,方衙内平日里还有很多时间是在学习上,大唐的法令,本地的风土人情,政务上的文书与公函等等,这些都需要伏案工作,完全没有身体锻炼的效果。

“使君,城门已经堵上了,请您检阅。”

权贵之家的子弟,再怎么折腾,也跟普通百姓家中的孩子完全不一样。

“你替本官送一封信到吐蕃人那边,好好观察一下他们的情况,回来跟我说说,你敢不敢去?”

他又叹了口气。

“无论吐蕃人玩什么样,他们的士气都会一天天低落下去,这是毋庸置疑的。

“哦,好吧。”

方重勇意味深长的说道,在心中补了一句:无论是你的生父还是养父。

但和那些田地里的庄稼汉们相比,运动量显然还不太够。

方重勇似笑非笑的打量着张光晟询问道。

张光晟静悄悄的走到一旁,对方重勇低声禀告道。

沙场无父子,历朝历代让儿子去当诱饵,最后夺取胜利的例子都数不胜数。

吐蕃人在围点打援,唐军高层当然也看得出来,没有谁会傻乎乎的带着骑兵在河西走廊上奔驰,随后被吐蕃的重步兵打伏击!

至于外面是什么情况,被困敦煌的方重勇一点也不知道。就好像他前世历史上,安史之乱后西州被吐蕃人围困多年,连长安改了年号都不知道。

王思礼微微点头,他早已不敢将对方当做孩童看待,这位年轻到过分的沙州刺史,办事很有几把刷子,而且心智坚定远超常人!

“信呢?某现在便去!”

但通常情况下,边镇一般州县,还是军政民政分开,刺史通常都是中枢那边空降过来的文人,对于怎样行军打仗并不在行,让他们做好本职工作就行了,也是防止边镇尾大不掉。

张光晟去了吐蕃人大营,然后很快就返回了沙州城,还带来了吐蕃主将悉末朗的亲笔信。

“誓死杀敌!”

如果方重勇同意的话,小城守军可以用吊篮将百姓都吊入城内,吐蕃军愿意后退一里地,表示自己不会趁乱攻城。

方重勇面色沉重说道。

“不瞒使君,这一趟可把某给吓坏了,您就不要再吓我了。”

府衙前面列队的士卒们听到声音后顿时闭嘴,现场变得鸦雀无声。

这也是王思礼故意让渡了部分军权,甘愿听从方重勇号令的原因之一。这位沙州刺史,未来成就不可限量。自己得罪他不要紧,自己的子孙后代怎么办?

“王军使,某是凉州那位王军使(王忠嗣)的未来女婿。

吐蕃人现在就是希望我们无脑冲出去跟他们决战,那样他们就可以毫不费力的占领沙州。”

看到效果到位了,方重勇对方大福说道:“给将士们分点熟肉,都散了吧。”

“不过以后你只做饭,其他我自己的杂事,我自己办吧。”

方重勇先是用补齐军饷的方法收买了军心,让他这个州刺史的军令,在豆卢军中能够得到认同;再是收服了本地大户的人心,让他们一条心跟沙州共存亡;最后以身作则,忙碌在第一线,同时堵死退路,表示自己也会和城内所有人一样。

没办法保证他上战场后,战斗力比得上一个普通的精锐士卒。

“没事,你再跑一趟,就说五日之后,我们接收城外百姓入城。

他不救沙州,也是要救某的。

“王军使,今天黄昏时换防,将换防下来的士卒,集中到府衙门前,某要训话。”

张光晟干净利落的接过信件,贴身放好,随即上了城楼,坐吊篮下到城外,昂首阔步朝着不远处的吐蕃人大营走去。

张光晟是机敏之人,走过来小声答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