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盛唐挽歌> 201.第178章 仕宦当作执金吾

201.第178章 仕宦当作执金吾(1 / 2)

第178章 仕宦当作执金吾

郑叔清几乎是被那些“上访”的陈年旧案苦主们,堵了一天衙门。

一直到将近宵禁前的半个时辰,金吾卫的士卒才姗姗来迟,将那些人群驱散。随即金吾卫的人也跟着离去。

什么叫弹性执法,被他们这些人展现得淋漓尽致。

不过郑叔清也没话说。虽然这些烂招确实很下贱,却也在朝廷政治斗争的基本框架内,哪怕是李隆基知道了这件事,也不会说什么。

要怪,就怪京兆府衙门自己不给力。正因为从前积累了太多的麻烦事,现在被别人找麻烦,倒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话说回来,京兆府衙门现在固然是焦头烂额,但金吾卫如今的状况,却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两家似乎算得上是一对难兄难弟。

金吾卫确实是大唐开国便有的禁军之一,但它和“南衙十六卫”的其他兄弟单位相比,却具有天子禁军与朝廷禁军的双重身份。

也就是说,皇帝有命令的时候金吾卫听皇帝的。

皇帝如果说让朝廷中枢指挥金吾卫,或者没有明确表态,那他们就听宰相的。

方重勇一个十多岁孩子,他哪里去变军队出来,他又哪里养得起军队啊!

“朕听闻,现在长安城内斗得很厉害啊。”

时间过得好快,人间的岁月好短,可恶,为什么不能长命百岁啊!

“确实啊,方重勇是给朕办事的,虽然现在已经回来了,但是当年闯出来的商路没断。

“嘿嘿,斗得热闹,就是好看啊。要是不斗,可就没意思了。”

李隆基微微点头,似乎有点理解了方重勇的想法。

李隆基大手一挥,给李宓留了个边镇实职。

方重勇亦是无奈叹息道,为什么跟这位张衙内说真话,这位就是不愿意听呢?

“方使君,你想好了么?某的提议如何?”

张献诚突然暴怒,对着方重勇吼道。

不止是他不清楚,就连高力士对此也是一知半解的。

弹指之间,他也要到行将就木的年纪了。

张倚之子张奭居然到处宣扬他已经科举中第,这都还没考呢!当看到李林甫送来的卷宗后,李隆基差点暴怒,直接将张倚罢官。

做事不如从前稳重,反倒是有些“看乐子不怕事大”的心态。

高力士不动声色的建议道。

你还是继续待在这里吧,等圣人回来了,你就可以回去了。这件事你可以慢慢想,我等得起。”

朕这次就想看看,他这个会折腾的家伙,能闹出什么乱子来。”

李隆基摆了摆手说道:“去传旨吧,跟哥奴说一声,这事走个手续就行了。”

“方重勇做官的本事很大,做事的能力也很强,但他考试的本事一点也没有。

这会正直上午,李隆基在场边看人打马球,李亨的三子李倓纵马飞驰,打出了非常刁钻的一球。看着这一幕,基哥大声呼喊叫好,李亨的那几个儿子,如李俶(即李豫),李系等人,都是在马上鼓掌。

李宓从军多年,今年已经快五十岁,可以说是从开元初年杀到天宝的宿将了。

“好,那一球打得好!”

他对着高力士招了招手,压低声音说道:“让忠王张罗今晚的宿营与饭食。”

李隆基将他扶起来继续说道:

起码这一幕,明面上看是极为和谐且充满活力的。

金吾卫中郎将,就是长安城内可以斜着眼睛看人“超品官位”,在长安城这一亩三分地内,它实际权势远远大于同为四品的刺史!

李隆基瞥了李亨一眼,心中不喜。一想到忠王妃韦氏的事情,心中更是觉得恶心。

说到实力,金吾卫就一千人而已。不止是它,因为府兵制的衰落,兵员来自府兵的南衙十六卫,编制规模也跟着一砍再砍。

听闻当年张守珪在河西为政一方的时候,就默许手下丘八明火执仗的劫掠来往胡商!

问题当然是没有问题,可是郑叔清也是从三品的京兆府尹啊,那为什么他老是被人欺负呢!

还不是因为官位不代表职权,同为三品官,里头的文章大了去了。

“力士,你辛苦一趟去金吾卫衙门传旨,让方重勇担任左金吾卫中郎将吧。”

嗯,张倚乃是御史中丞,御史台的官员,纠察不法是本职工作,调查组织科举的官员是不是有舞弊行为,确实说得过去。

他没有过多解释为什么要这样玩。

果然,李隆基心领神会,微微点头。他想了想,压低声音问道:“方重勇从里头拿了多少?”

高力士对李隆基叉手行礼道:“回圣人,奴也不知道,但是他没有拿确实是真的,账目都很清楚。”

高力士小声建议道。

高力士一直绷着脸,差点没笑出来。

这一招,就是逼迫郑叔清主动辞官谢罪!

要不然,以这一位的脸皮厚度,只要基哥不将他罢免,他就敢一直赖在京兆尹的位置上不走!

“河西商路的那些钱对伱来说,真有那么重要么?”

“你不可能去拥有一件本来就不存在的东西。某已经说过了,所谓的股份,都是你自己臆想出来的。”

“一旁等候听命。”

因为张倚固然是有私心,可是李林甫也不是什么好鸟,张守珪更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张献诚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

“迁侍御史、剑南道留后,让他去成都赴任吧。”

李隆基大手一挥,将右相李林甫这边的“阶段性成果”,绝大部分都给抹平了,还分了李林甫调查科举案的权力给张倚。

“让御史中丞张倚,负责调查科举的相关案子。让郑叔清释放张奭,将其他人继续关押。”

不过在场众多皇子皇孙们心中是如何做想的,基哥不想知道,也不关心。

虽然是离开了长安城,但李隆基一直派人在严密监视城内城外的动静,以保证两位宰相与各方势力的斗法不会失控。

方重勇忍不住问了一句。

如果没有自保的实力,那么就不要抱着装满金银财宝箱子到处跑,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个成语已经是如雷贯耳了!而想要在河西那边自保,所需要的便是军队!

“回圣人,他只拿了朝廷俸禄而已。”

不过他还是忍住了。

此人心狠手黑,跟李林甫也半斤八两,算是一丘之貉了。

……

然而,正当长安城内局势风起云涌之时,终南山中的狩猎队伍,倒是红红火火,一片热闹又和谐的气氛。

看到高力士不动,李隆基笑眯眯的反问道。

“也是,当年他一个孩子,拿着那么多钱,又能做什么呢?”

李隆基忽然说起一件“有趣”的事情来。

李隆基的其他几个儿子,如李琬、李沄、李璲等人,也都在场边面带微笑看着。

他们在开元末年和天宝年间的政治地位与处境也都非常尴尬。

“回高将军,确实如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